高中語文教學反思文章
教學反思,是教學的一大進步。老師通過自己的教學反思,發現自己教學中的不足,從而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,把知識更好地傳送給自己的學生。語文的學習到了高中,很多學生花在語文上的時間越來越少,甚至上課都不會聽。面對這樣的一些情況,作為語文老師該怎么做呢?
一、分析學生學習語文的誤區
1、漠視語文
學生表現為對語文的學習抱無所謂態度,常常是上課想聽就聽,不想聽就不聽;課后作業有時間就做,沒時間就不做甚或想做就做,不想做就不做。他們認為語文可學可不學,因為學得再認真,在高考中也考不到數理化那樣的高分,不認真學,分數也低不到哪兒去。
2、應付老師,平衡自己
這些學生迫于高考和老師的壓力,對語文的態度比冷漠型要積極些,但也只是應付,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和學習計劃,只是滿足于上課聽講,課后完成老師布置的書面作業,滿足于老師問起時,有“我已認真學過了”的回答;捫心自問時,也可以“我已努力過了”聊以自慰。他們從不對學習中出現的問題作積極的思考,從不對學過的知識進行系統的歸納和總結,更談不上讀一些課外書籍,學習始終處于被動狀態。
3、擔憂焦慮卻不知所措
這類學生對學習語文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認識,但由于基本功差和學習方法不當等原因,盡管在語文學習上付出了一定的努力,但考試成績不見提高甚至出現倒退,于是,他們便對語文學習失去了信心,怕上語文課,怕碰語文書,對能否學好語文存在憂慮。
4、投機取巧
有些學生不是不能學好語文,也不是不知道語文重要,而是認為高考語文不考課本,試題全部來自課外,抱著投機取巧的心理,大搞題海戰術,今天一套資料,明天一套試題,見題就做,企圖能夠“碰”上高考試題,對老師提出的緊扣課本、多讀文章、培養語感的要求充耳不聞。
二、解決方法
1多聽本學校各科教師的課,尤其語文教師的課,取長補短
2去外校參觀學習,聽那里的語文教師如何上課
3有條件的話,聽本省市的語文教師的課,尤其是名師的課
4自己專研教材,研究教法 、學法,自己多上公開課,讓語文同行給予指點。多寫教案、多做學案,多設計教學課件
5在網上看優秀語文教師的視頻
成功的開始,往往是因為會學習。學無止境,應該活到老,學到老。